湖州在线讯 这几天,马嘶村鳜鱼养殖户们的电话响个不停,很多客户打电话来要求订货。与此同时,村里的会计也是从早忙到晚,计算着农户土地入股的年底分红。
马嘶村位于南浔区南浔镇。近年来,该村鳜鱼养殖发展比较快,养殖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沈水荣是全村最早开始养鳜鱼的人,也是眼下全村最大的鳜鱼养殖户 。老沈养了10年鱼,其中的第一年和第二年里,他养四大家鱼,有50亩鱼塘,辛苦一年下来,只能挣到两三万元。后面8年时间他养鳜鱼,养殖鳜鱼的鱼塘面积也从原来的30来亩增加到200多亩,养鱼收入也是连年翻番,单是去年一年,估计就可以赚到二三十万元。近日上海销了2175公斤,今年估计有3万公斤,这点产量仅供应上海、常州两个地方都不够。
村民温春发今年50多岁。他是村里较早开始养殖水产的农户之一。几年前,他养过鱼,养过虾,却一直没赚到钱,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2007年,他下决心改行养鳜鱼,第一年保了本,今年估计可以收入20多万元,这个数字让他们一家人开心不已。
养殖户获得的成功与村里的支持密不可分。2007年,村里成立了鳜鱼专业合作社,严格按照国家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质量标准,统一配苗、养殖方法、放养时间、使用饵料、防病治病等环节,并为鳜鱼申请了注册商标“花纹季”。目前,合作社共有7个养殖大户,养殖面积为1020亩鱼塘。
“这两年客户比较稳定,鳜鱼不但卖到了常州、南京、杭州、上海等周边城市,还卖到了北京。”马嘶村支书、南浔马嘶鳜鱼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卫民介绍说,每年国庆节、元旦、春节都是鳜鱼上市的高峰期,一天就可以卖出几十吨鱼,合作社去年年产鳜鱼约250吨,按市场售价4万元一吨计算,产值可以达到上千万元。
另一方面,部分村民虽然没有直接参与鳜鱼养殖,却也一样享受到了经济效益。为了解决土地不足对规模化养殖鳜鱼造成的“瓶颈”,村里通过土地入股方式,将分散在村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再承包租赁给养殖大户。据介绍,全村已经有115户农户近800亩土地转变为鱼塘,每亩地每年保底收入450元。“这样一来,很多劳动力可以从地里解放出来,到工厂上班,一家人收入明显增加。”村干部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