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牛”镇 欢歌笑语庆牛年
四川新闻网自贡频道2月5日电(记者李世洪袁伟)今天上午,自贡市大安区庙坝镇中心校人潮涌动、鼓乐齐鸣,一片喜庆热闹的场面。首届川南肉牛文化节在这里隆重开幕了!吹“牛”比赛 牛选美
开幕式现场热闹非凡,由庙坝镇人民政府自编自演的歌舞、小品、杂技等节目,吸引了周边的村民前来观看助兴,热烈的掌声络绎不绝。为欢庆牛年的到来,欢庆首届川南肉牛文化节的举办,演出中还专门设立吹“牛”比赛、肉牛选美等有趣的游戏项目。
吹“牛”比赛中,各个参赛选手以牛型气球作为“牛皮”,看谁先把“牛皮”吹破,谁就是“吹牛大王”。场上选手都鼓足力气,一副不把“牛皮”吹破天誓不罢休的气势,现场观众更是喝彩不断。吹“牛”大赛第二名刚好又是全镇养牛第一人钟朝礼,“养牛致富的道路是我们一步步走出来的,今天很高兴!”他说,在牛年里,希望全镇全区全市的肉牛养殖更家兴旺!
早在开幕式前,组委会就在全镇10000多头存栏肉牛中,按一定标准选出了三名“牛帅哥”、“牛美女”。今天,特意把这三头“美牛”请到了现场,让观众们一睹“美牛”的风采。记者发现,三头牛都着实健壮,全身呈棕褐色,头部中间有白色图案,都不愧是牛中“帅哥”、“美女”。
组委会还专门在开幕式现场设立书画展供观众欣赏,自贡特色小吃“火边子”牛肉的现场制作也摆来让群众一睹精彩。
第一“牛”人 讲“牛”经
自贡市大安区庙坝镇地处大安区东端,位于沱江之滨,面积34.39平方公里,共辖14个村127个社,总人口2.6万人。自2002年开始,在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部分外出返乡青年带头创业养殖肉牛,逐渐把庙坝镇的肉牛养殖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和工厂化的肉牛养殖基地。养殖肉牛已成为全镇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庙坝镇也因此享有了“川南肉牛之乡”的美誉。
庙坝镇庙坝村1社农民钟朝礼在广州打工期间,曾在广州军区司令部举办的“肉牛养殖培训班”学习,并获得合格证书。2002年开始,钟朝礼凭着自己学的养牛知识,试探性第一次引进4头肉牛,在家养殖,当时成本2300元。经过8个月饲养,售价7200元,获纯利4400,成为庙坝镇养殖肉牛第一人。
率先致富的钟朝礼对自己的致富方法毫不保留,主动号召村民一同养牛致富,传授养殖经验。几年来,钟朝礼至少对上千人传授了自家的养牛经。“一个人富不算啥子,全镇人富才是对的!”钟说。大家都一起养牛一起交流,这样才能集思广益,生活也越来越好。该镇6社的唐一斤,养的一头牛1270斤,成为2008年庙坝镇的肉牛状元。
打造“川南肉牛之乡” 齐动员
在钟朝礼的示范带头下,2003年该社发展到4户,16头牛;2006年发展到14户,154头牛;进而带动庙坝镇村和全镇事先全年出栏1300头。庙坝村1社农民自发养牛受到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专门成立调研小组深入研讨,并作出结论:把肉牛养殖作为庙坝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致富的主业来抓!
该镇的肉牛养殖业已成四川省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一大亮点,全镇127个社中有102个社养牛,养牛户达1954户,占总人数的27%。2008年全镇出栏肉牛20004头,年底存栏7472头;全镇肉牛产值6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6%,养殖户户平均收入达6140元,肉牛产业使人均收入增加了480元。
“为全力打造‘川南肉牛之乡’,全镇总动员,进一步完善肉牛养殖基地的建设,发展肉牛养殖,以产业推动城乡统筹,创建偏远乡镇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庙坝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邹政友感慨地讲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