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畜牧兽医站是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牧战略的重要载体。近几年山西省上高县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和管理有所加强:全县18个乡镇站落实了“三定”;全面推行了畜禽防治技术承包责任制;普遍开展了综合办站;健全了管理制度,有效地推动了畜牧业稳定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乡镇站的建设和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服务方式与新形势要求不相适应。单一的划片承包方式,助长了兽医人员的惰性,影响了服务质量的提高,从而导致承包面下降和承包费收取难,给乡镇站的稳定和畜牧业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二是服务内容与畜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乡镇站提供的服务大多仅限于防疫、治疗、阉割和饲料的推广,其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服务质量与群众要求还有差距。有些乡镇站人员素质较低,加上部分兽医人员忽视学习,忽视钻研业务,致使服务质量下降。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与管理,必须在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乡镇站的性质、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改革服务方式
单一的“四包一扶”(即包防疫、包治疗、包阉割、包用药,畜禽因病死亡适当扶助)技术服务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必须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是在稳定防疫承包的基础上分类进行的。 群众基础好,兽医人员事业心、责任心较强,“四包一扶”开展得比较好的乡镇站要继续稳定“四包一扶”的服务方式。采取这种方式的地方,要着力解决五个问题:一是饲料、兽药的推销要统一起来。二是提倡畜牧兽医人员上户收取承包费。三是技术承包面要扩大,“扶”要落到实处。切实把家禽、羊、兔等都纳入“四包一扶”范围,签订技术承包合同。四是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使片区和兽医都有充分选择的自由。对极少数技术素质低和服务态度差的人员实行待岗或落岗制度。五是必须依法打击游医,防止闲散兽医乘“隙”而入。
群众基础较差,兽医人员责任心、事业心又不强,承包面小而承包费又难以收取,“四包一扶”难以为继的乡镇站,则应采取“防疫统一组织,阉割治疗彻底放开”的服务方式,采取这种方式的地方,可从现有人员中挑选3名~5名素质较高的人员承担管理和防检疫工作,主要任务是:畜禽检疫、技术推广和综合办站,其他人员则从事治疗、阉割服务,并在乡镇站的组织下,做好预防注射工作。从事治疗、阉割服务的兽医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一方面要对乡镇站兽医人员实行统一考核,合格者发给《兽医资格证书》,凭《兽医资格证书》办理《动物诊疗许可证》,凭证从业,凭证服务,统一纳入乡镇站的领导和管理,统一供应药品器械,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交纳管理费。另一方面要改变“画地为牢”的业务分片做法,允许持“证”者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行医,群众自由选医。对无“证”行医者要加大打击力度,一经发现要坚决取缔。
拓宽服务领域
一是提供信息服务。包括宣传党和政府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提供畜禽产品市场信息等。二是提供防治技术服务。主要是畜禽防疫、阉割治疗技术服务以及兽药和器械的提供。三是推广畜牧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如:推广畜禽良种,提供良种种苗,推广模式化养猪技术,低成本养殖技术,子猪饲养配套新技术等。此外,将饲料供应、饲养技术指导、畜禽产品运销等也纳入乡镇站的服务领域。
提高服务水平
首先要提高人员素质。切实加强对乡镇站人员交流、考核、培训等环节的管理,其次要加强班子建设。关键是要选准站长,要选择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的人员担任站长,第三要健全管理制度。工资报酬要取消固定工资制,把职工报酬与工作效益挂钩,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严格财务管理制度,积极开源节流,增收堵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