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统计:一个乡里,20年来共有156名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只有3名,那153名苦寻高就者最后只有4名与所学对路成了白领,平均工资4600元。另149名一律沦为不断跳槽的打工仔,平均工资1200元。而回乡的3人都成了乡里大富,拥有资产都在100万以上。这三名大学生当初回乡时,所有人都说这是大材小用:一个养鸡,一个种山药,一个当起了菜农。
这里面有一个道理,这道理让一个名叫肖志强的硕士研究生说明白了。
不干大医院,硕士开诊所
肖志强生于洛阳市郊的一个山村,1979年考上新乡医学院,1982年毕业分配到一家大医院做医师。在医院多年,他有一种感觉:事业成就高低,有时会和从业单位的大小及名气成反比。道理很简单,能人高人太多的地方很难显出自己,你的所能没超越所有人之前,你只能当下手。
于是,他于1995年开始就读河南医科大学呼吸内科硕士专业,毕业后返乡办个体诊所。这一步,连他的亲人们都骂他是傻蛋,那么多大医院都在向他招手,那才是金饭碗啊!
很快就见分晓了,硕士医生乡下没有,生意当然最好,名气很快有了,钱也有了,医院办起来了,不久有房有车。8年下来,回头比一比,和他一起大学毕业的同学,只有他当了院长,也只有他名利双丰,倒有不少城里大学生来给他打工了!
他还觉得不过瘾,总觉得自己的大材还没有真正用起来。办医院不错,做个富人是足够了,但做不了创新出奇之人。
小就小到底,养一大群牛
2003年夏,他瞅准了一个“小”,决定不当院长了,养牛!
当时,乡里群众正在为遍地的秸秆发愁,他马上想到:这不可以让牛吃吗?仔细想想,确实是个没人看见的“小”,他就卖了医院要养牛。一片嘲笑声,全家愤怒,硕士院长养牛,两个字:有病!三个字:神经病!
他不管,承包了50亩荒地。这时他又有了一悟:大材小用的前期是最艰险的,因为大材暂时没用,比如眼下,他的硕士文化和名医技术就没用,他必须先把奶牛养殖场办起来,必须让养牛起步,才可以施展才能。他明白这个道理,就义无反顾,钱不够,就低三下四去借,仅说服家人就哭过多次;再自己动手挖房子基槽,只为省钱,孤军奋战好久才请包工队……到处求求来了100多万,奶牛养殖场建成了,他病倒了,瘦得不成人样。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大材小用了,养牛的成本低得不能再低,等于是满地去白拾。硕士文化管理一个养殖场,不仅是绰绰有余,而且能精明到皮毛粪便变成金!出了名的医生学着当兽医,那也是不在话下,他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兽医,不仅仅是牛!他的信息头脑也是乡下没有的,建立网站,订阅上百种报刊资料,创建能存贮7000亩秸秆的青贮坑,有了专业挤奶厅和整套机械设备。2008年,他又建起“托牛所”,让农民们带牛进养殖小区,为他们提供管理服务。目前,他的奶牛养殖小区里奶牛已超过200头,一个标准化的养殖场。
照肖志强这种“大材小用”的做法,在养牛这一块,小材做不到的他可以做到极致,大材不屑做的都留给了他,就像个无底的金矿任他随便挖掘。创富乃至带动村里致富的功德,都是他当医院院长望尘莫及的事。
许多人的眼睛和手都在做捞天状,想摘日月星辰,其实都是白想,倒是遗忘了脚下的土地让给了愿意“大材小用”的人。于是,“大材小用”就成了致胜捷径。(张鸣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