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购进饲料,一斤便宜3毛钱,统一防疫,技术好而且疫苗也不浪费了,每斤生猪售价还高出市场价2毛钱,每养一头猪比不加入合作社要多收入230元。”近日,记者在荥阳市广武镇采访时,该镇养猪大户梁金州如数家珍。
荥阳市在4年前开始建设养殖合作社,在全国率先突破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引起了巨大反响。时经4年,记者到荥阳采访,看到荥阳畜牧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得到了散养农户的普遍认可,在数量上迅速发展为48个,辐射农户2846户,带动农户增收1.71亿元,再次展现出惊人的力量。
合作社富了社员
2005年4月,为了解决畜牧养殖中普遍存在的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在散养农户中寻找一种组织有序、竞争有力的畜牧养殖模式,荥阳市采取措施大力兴办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全市散养户中首批组建了26个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4年的时间过去了,在经历了一系列“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后,一家家畜牧专业合作社已经按照各自模式健康地成长起来。
荥阳市衡心合作社就是其中最为成功的一个。从成立至今,通过小规模、大运作、大联合的组织经营模式,带动了一大批农民从事畜牧养殖,合作社社员从最初的83户迅速发展为256户,并带动周边农户实现了生产大联合,组建了荥阳市养猪合作联社,合作社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该合作社的社员梁金州过去主要靠种地生活,平常也没什么事做,也没有钱,儿子大了也娶不上媳妇。参加合作社以后,他掌握了一些生产技术,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开始养猪,从最初的两头母猪发展到现在的60头,每年的生猪出栏都在1200头左右,在猪肉价格最高的年份,每头猪的利润达到700多元,第一年就赚了84万元。
凝聚合力稳人心
衡心养猪合作社的理事长苏新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建社以来,统一购进种猪1250头,每头猪比市场价低200元,仅此一项社员就节省25万元。建社以来,共销售商品猪6万头,增收1062万元,销售仔猪18万头,增收540万元,两项共计增收1602万元。目前,在整体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合作社还保持微利经营,户均纯收入2.8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8943元,高出荥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393元。
荥阳市在通过河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的27家生产基地中,合作社养殖基地占12个。2008年,荥阳市畜牧业产值高达15.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年出栏生猪60万头,出栏家禽851万只、出栏牛4.3万头,其中64%以上的生猪、60%以上的禽类及其产品被调往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