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宾阳县芦圩镇,张伟生是一个名声在外的农民:2007年,他荣获第四届“宾阳县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更让别人记住的是他那5000多只狮头鹅。这些鹅被他一分为四,分别放到位于宾阳县内的中华镇、邹圩镇和上林县、来宾市的4个养殖分场饲养,他自己则像一个司令员一样坐镇家里,“遥控”指挥着几千只鹅的喂养、管理、销售,一批批出栏的鹅给他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鹅场远离家门,得租用场地,又得花钱请人饲养,管理起来也不方便,张伟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2月18日,记者来到芦圩镇基塘村拜访了这位有20多年养鹅经验的农民。
打工仔有梦想
张伟生不是天生的养鹅人,走上这条养殖致富路,完全是一次打工的经历给他的启发。
上世纪80年代初,正当“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打工潮形成时,张伟生怀揣着改变生活现状的梦想,和当地很多着农民朋友一样,加入了这股打工潮,前往广东寻找活计,为家里多增加一份收入。
和别人不一样的是,张伟生来到广东之后没有进入工厂当工人,而是依然干着农民的行当——帮别人养鹅,从中获取一份比在家里务农收入高一点的血汗钱。
养鹅对一个普通农民来说并不陌生,但真正把这个行当当作一个大产业来运作,那可不是一般农民能做得到的。张伟生在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行当里,不敢有半点疏忽大意。他使上农民勤劳苦干的劲,按照老板的吩咐,起早摸黑,只想好好干,保住这个打工的饭碗。
养着养着,年轻而好琢磨事的张伟生慢慢看出了养鹅的门道,包括鹅种的选择、不同种类鹅的养殖办法、鹅饲料的配方、鹅病的防治、鹅的市场销路等等。更让他看好的是,养鹅所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效益。
有一天,已经在打工中慢慢磨砺成一个养鹅高手的张伟生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从鹅苗到肉鹅饲养,自己都可以独当一面了,为什么不自己养鹅赚钱呢?
这一想法,促使张伟生走上了由一个普通的打工仔转变为老板的路。1986年,在外打工三年的张伟生背上行囊和一脑子的技术,踏上了返乡养鹅当老板的路。
阵痛后的抉择
自从把第一批鹅苗放进自己的养殖场起,养殖的风险这个警钟一直压在张伟生的心头。可没想到的是,这个风险并不在他养殖之初出现,而是在他已经有了12年的养殖经验之后才发生。
1998年,是他养鹅以来最难忘的一年,也是最惨痛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使他养殖的所有鹅几乎全军覆没,他养鹅致富的梦也几乎破灭。
“我养的6000多只鹅全部死光,得请汽车来一车一车地拉出去填埋。”张伟生回忆说,这一次惨败,一下就让他亏了20万元。10年后的今天,张伟生对当年的惨境仍记忆犹新。
痛定思痛之后,败得差不多直不起腰来的张伟生还是选择了养鹅,决定“从头收拾旧河山”,再大干一场。
人最怕的是在同一条道路上犯下两次同样的错误。张伟生在惨败中看出了自己的弱点,看出了自己养殖链上的软肋——饲养过于集中。这样养鹅不但容易出现疫情,更可怕的是,一旦出现疫情,就像大火烧山一样,再怎么快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控制。
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只能建立分养场。总结经验之后,他开始寻找场地,投资50万元在宾阳县的两个不同乡镇和上林县、来宾市建立4个养殖分场,把自己饲养的狮头鹅分成几个批次,放在这些相互间距离比较远的场地里饲养。这样,每个养殖场养殖量相对减少,养殖密度不大,清洁卫生容易做,不容易感染疫情。就算有一个分场出现疫情,也不会蔓延到其他分场。
远距离分场养殖还给张伟生带来另外一个收获。由于这些养殖场都处在山林水塘之中,自然环境好,养殖出来的鹅品质好,很受市场的欢迎。“一个分场养殖几年后,得另外找场地迁移,要不然鹅肉的品质不好,生长发育也不快。就像一块地连续多年种植同一品种的农作物一样,很难丰收。”张伟生说。
盼新年好收成
记者到访时,在冬闲田里看管鹅回来刚刚进家门的张伟生又开始张罗着中午饭。他说,几个帮他到养殖分场看管饲养鹅的弟兄要到家里来吃饭,他年后的养鹅计划正在一步步实施。
张伟生告诉记者,他现在养鹅产业链越来越长,包含鹅苗、肉鹅、鹅种一条龙,存栏共5000只鹅。鹅苗基本上在本地销售,“不用推销,人家自己上门来收”。重点是肉鹅,一年销往广东、南宁、北海等地的肉鹅超过8000只。由于人手不够,他还常年雇请8个人帮他到分场去饲养管理,饲养技术、销售等问题由他一个人负责。
像这样的养殖规模一年能有多少收入?这个住房建筑在农村少见的考究、连餐厅都装上空调的农民笑而不答。他用笑容告诉我们,这绝对不是一个低效益的产业,而且这个产业在他手上一定有个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