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畜产品产量、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全市畜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畜产品由自给不足到供给充足。1949年以来,畜产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老百姓在逢年过节和宴请亲朋时才能吃上的稀缺食品,现在市场供应充足、品种繁多,随时都能吃上。2008年全市肉类总产31万吨,是1949年的20倍、1978年的5倍。其中, 2008年生猪出栏270万头、家禽4950万只,分别是1949年的13.9倍和20.3倍,是1978年的3.5倍和9.2倍。不仅满足了本市的畜产品需求,而且还成为了长三角地区的“肉案子”。
二、畜牧业由副业转变为支柱产业。2008年全市牧业产值达69亿元(现行价),是1978年73.6倍;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比1978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畜牧业由以前的“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生蛋换油盐”的家庭副业转变为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
三、畜禽生产由传统养殖变为规模养殖。长期以来,千家万户零星散养是我市畜禽生产的主要形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畜禽养殖的积极性,养殖专业户异军突起。2008年,全市拥有各类养殖专业户达3.4万个,其中万头猪场18个,万只以上蛋鸡场30个,10万只以上肉禽场40多个,规模养猪占到60%、家禽占70%、羊占95%以上。
四、畜牧经济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为了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本世纪初,我市部分地区悄然兴起了一些畜禽养殖协会、合作社。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积极引导下,到2008年末,我市共组建了畜牧专业合作社233个,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畅通的桥梁。为了加快畜牧产业化步伐,我市自2006年开始认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来,到2008年底,全市共创建了21家市级以上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全市生猪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40万头,家禽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只,牛奶日加工能力达到180吨。
五、畜牧服务体系从无到有。一是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到2008年底,我市已建成各类种畜禽场25个、国家级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中心1个、县级家畜改良站5个、乡镇级配种站和人工授精网点160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畜禽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二是饲料加工体系。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年产2万吨以上大中型饲料加工企业12家,年生产能力达80多万吨,生产供应的各类饲料基本上满足了全市畜禽养殖的需求。三、动物防疫体系。从2004年开始,所有的乡镇兽医站都获得了建设和改造;从2006年起,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纳入了各级财政预算;2007年,各县(市、区)配齐了村级动物防疫员。有钱干事、有场地干事和有人干事是近年来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最显著的特点。四是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在2001年实行的动物免疫标识制度的基础上,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实行二维码标识,同时开展了生产防疫信息报送工作,实现了动物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实时监管和快速追踪,保障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五是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到2008年底,我市全面完成了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市“县有局、乡有站、村有员”的管理框架已经形成,实行了“条块结合,以条为主,三权在县”的管理体制,理顺了关系,配备了人员,落实了公益性技术推广经费,开始按照新的管理模式运转;同时,依托科研院所和高校,以饲料生产企业、规模养殖场以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畜牧技术推广,为全市畜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六十年来,我市畜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但畜牧业的发展还与我市的农业大市地位很不相称,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着“双超”目标和“百亿粮仓”建设规划,以发展现代畜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动物疫病防控和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通过组织实施“畜牧强农”工程和畜禽“百区千场”示范工程,着力构建四大产业集群,积极推进畜牧业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努力将畜牧业变成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实现我市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信息来源:滁州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郑守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