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9月3日讯(记者 刘怡斌 通讯员 李苗)由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承担实施的省科技重大专项“生猪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的两项重要成果——“猪骨生物加工技术及产品研究”和“冷却肉减菌降耗生产工艺与技术研究”,今天正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两项成果在同类研究中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米酒乳杆菌保鲜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猪骨生物加工技术及产品研究”通过研究骨粉发酵、骨蛋白酶解、骨蛋白多肽培养高密度微生物等生物加工技术,开发了相关产品并评价了其多种功能特性,为动物骨骼的综合开发和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研发的产品通过了国家授权的检测机构的检测;首次运用骨蛋白多肽对骨质疏松模型大白鼠进行了干预,经显微CT扫描、血清学指标测定、骨密度检测、骨生物力学指标检测,发现骨蛋白多肽能够改变松质骨的骨微观结构、改善骨生物力学、降低骨转换,使骨结构得到改善,为骨汤补钙的传统饮食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首次对骨蛋白多肽促进乳酸菌增殖进行了研究,发现骨蛋白多肽有利于缩短乳酸细菌适应期、延长其对数生长期,获得的高活性、高浓度的培养液中,米酒乳杆菌活菌数达到109cfu/mL。该项目填补了猪骨高值化利用的国内空白,1000吨骨骼深加工后价值可达2000万元以上。 “冷却肉减菌降耗生产工艺与技术研究”项目创建了冷却肉生产减菌、降耗、增鲜新工艺,研制出腐败程度的快速检测方法,制订了清洗规程,结合有机酸清洗胴体等多靶栅栏微生物控制技术,有效地控制冷却肉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创新了冷却肉复合生物保鲜技术,研制出以溶菌酶、乳铁蛋白、Nisin等生物防腐剂为主要原料的复合保鲜剂,创新性地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米酒乳杆菌应用于冷却肉的保鲜,填补了国内空白;通过创新分段控温冷却工艺,在保证肉品风味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冷却肉干耗。在新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冷却肉货架期达10天以上,干耗损失由原来的1.8-2.0%下降到0.8-1.0%,以年屠宰加工200万头生猪的冷鲜肉生产企业为例,可以节约成本3000多万元,预期成果应用后创造的经济价值可达近6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