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22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培训班暨国家级畜禽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大多具有高繁殖力、肉质鲜美、适应性强、耐粗饲等种质特性。如太湖猪、北京鸭、绒山羊等等。这些资源禀赋是我国畜牧业自主创新、提高竞争力的优势所在,它们在过去和当今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根据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农业部制定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公布了138个国家级保护品种,同时验收公布了第一批119个国家级畜禽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名单。加强国家级畜禽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建设,对国家级保护品种实行有效保护,必将推进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
培训班邀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沅等著名专家,就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资源保护的国家行动和全球计划、资源保护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内容进行培训。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后农业部将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的管理和技术服务,建立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与国家级资源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联系制度,加强技术指导与技术服务工作。
全国31个省区市的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机构的相关负责同志、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委员,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由农业部畜牧业司和全国畜牧总站主办,北京市农业局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