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临近,南浔新雅食品有限公司的员工比平时更忙碌了。一箱箱加工水产品被装进一辆辆大卡车,随后直接被送进上海400多家超市和酒店。
据介绍,成立仅10个多月的“新雅”目前销售额已经突破3000万元。上海新雅水产品近年来销量不断上升,原料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是各种原料中水产鱼类的数量和品质却难以“两全其美”,而南浔区有着丰富的淡水鱼产品,全区有16万亩标准淡水鱼养殖基地。于是在去年“接轨上海”活动中,“上海新雅”与湖州绿雅食品厂一拍即合,成立“新雅”公司。
“新雅”把南浔水产销往上海,企业一头连着南浔的鱼塘,一头连着上海人的餐桌,连着“世博”的餐桌。
费晓峰是南浔区菱湖镇建丰村的水产养殖户,养鱼经验丰富,但市场供需信息的不畅通令他头疼。“去年这个时候草鱼可以卖到每公斤10至12元,后来卖的人多了就只剩每公斤7.6元,这一来一去损失很大。”今年费晓峰和“新雅”早早签了订单,“只要我养多少,他们就收多少,而且收购价比市场价每公斤要高1至1.6元。”
和费晓峰一样,今年和“新雅”签下订单的农户有1万多户。以前他们把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鲜鱼从鱼塘捕捞上来后直接卖到附近的市场,根本不知道大部分鱼被贩卖到了什么地点。现在他们知道,自己精心饲养的水产品运进了“新雅”之后被制成了半成品菜肴,全部进入上海的超市和酒店销售。
随着上海世博会的临近,“新雅”更是看好了明年的“世博”经济,世博会期间,“新雅”租用了1200平方米的展馆,到时南浔的水产品经过加工后,将直接面向世界。
南浔淡水家族抢滩“世博”经济,水产合作社发挥了“引水入沪”的作用。双林镇双桥水产专业合作社在上海铜川路水产批发市场设立门店,将南浔及周边一带的鳜鱼、牛蛙销售到上海市场;千金益民翘嘴白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与上海水产批发市场联系,自2004年至今一直保持良好的销售势头。
目前全区水产园区65个,淡水养殖面积16.5万亩,淡水产品总量7万吨,位居全省第一;有渔业专业合作社27家,水产养殖专业村、专业户更多。作为全国三大淡水商品鱼生产基地之一和全国淡水水产品鱼苗繁殖中心的菱湖,目前水产产量2.8万吨,产值达3.7亿元。
“接轨上海,服务世博”,南浔农产品进城入沪步伐明显加快。今年1至11月,农产品供沪额达12.2亿元,同比增长9.2%。1至11月,新雅鱼制品、练市黄酒、早稻田蔺草制品等产品成功进入上海大型超市,实现农产品总额进入上海超市达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