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以肉牛养殖小区建设为抓手,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肉牛产业大县建设见成效。上半年,该县畜禽饲养量达到292.58万头(匹、只),同比增长12.57%。其中,牛饲养量18.22万头,同比增长7.5%;出栏达4.08万头,同比增长13.9%。
加强组织领导,积极落实发展。该县成立了由县上主要领导负责的肉牛产业大县建设领导小组,提出了“东南部养牛、中部养鸡、西部养猪”的产业规划,并通过实行县级领导包乡抓产业,业务部门领导包片抓指导,乡镇领导包村抓协调,村组干部包户抓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包点抓服务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使肉牛产业大县建设稳步推进。
创新发展模式,实现规模发展。县上提出了“分散搞养殖,小区吊架子,园区抓育肥,站所抓防疫,协会促流通,企业深加工”的总体思路,在示范点建设上,通过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实地考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和设计标准,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新建养牛园区,使肉牛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县新建成标准化养牛园区16个(累计达33个),养牛2.62万头;百头以上肉牛养殖场15个(累计达21个),养牛0.45万头;养牛专业村7个(累计达39个),养牛4.82万头;全县规模养牛存栏量达到了4.12万头。
加大扶持力度,壮大产业发展。该县对土地流转用于养殖场建设的,租金从优,手续从简,优先安排;所有养殖业建设用地均“以租代征”进行租赁;交通部门对通往规模养殖场的道路优先规划建设,发改、水利、电力部门对养殖业用水、电一律简化手续,降低费用;对符合标准的新建养牛示范点,每平方米圈舍补助200元,百头以上养牛场(小区)新建标准为300或500立方米的青贮池,每平方米补助70元,专业村散建户,每新建一个20立方米的青贮池,每平方米补助50元。
加大品种改良,提高养殖效益。该县新建成黄牛冻配点4个(累计达40个),大力推广良种肉牛的冻配工作。同时加大外购力度,购进良种母牛8000多头,并给予每头良种母牛1000元、每头育肥牛500元的补助。从2010年起安排县级畜牧业发展资金200万元,连续扶持三年,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健全管理制度,加强饲养管理。该县畜牧兽医部门下派专人包抓技术指导,在重点养牛场安排驻场兽医,及时督促养殖户落实程序免疫,建立健全相关表册。对外购良种基础母牛进行电子建档,并与养殖户签订协议,防止倒卖牛只,套取国家补助资金现象的发生。
加大技术培训,提高饲养水平。该县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在全县开办各类养牛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210人次,发放资料300多本(册)。同时下派技术人员,积极举办乡村级养牛培训班11期,培训400多人,并将周培训制度化,进一步提高养殖户饲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