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中国银鲳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研究"于2004年底通过公开招投标,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上海浦东陆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奉贤海水养殖试验场组成的团队中标。这个团队由水产科研的"国家队"和"地方队",以及水产生产单位结成产学研联盟,在项目实施中优势非常明显。半年来,按项目预定的任务完成时间表推进,其中12日龄仔鱼存活率达到32%。
中国银鲳(上海俗称车扁鱼)由于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近20年来,我国银鲳的年产量虽然呈上升趋势,但资源状况却日趋严峻。因此,开展银鲳人工养殖和苗种繁育技术的研究,改变银鲳资源利用中单一的捕捞方式,对恢复和增殖银鲳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银鲳的活体捕获、暂养训化难度很高,国内至今无育苗和养殖成功的报道,国外只有科威特有育苗成功的事例报道,但孵化12天后成活率只有10%。
项目启动以来,科研人员围绕中国银鲳繁殖特性和亲本培育、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人工繁殖技术规范开展研究,在银鲳繁殖特性、海上人工授精和孵化、幼鱼饵料和开口饵料、12日龄仔鱼成活率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通过海上调查和捕捞对银鲳繁殖特性作了研究,由于同网捕获的银鲳雌雄亲体性腺发育同步率很低,经实验取得了一种简单易行的精液保存方法,使精液在海上保持活力达到6小时以上,为银鲳和其他海水鱼类的人工授精提供了基础保障。在海上对200余尾银鲳雌体进行了检测,对200余尾性腺发育较好的雌体进行人工授精,获得授精卵40万粒。采用流水孵化法,获得仔鱼26.5万尾,孵化率达到66%。12日龄仔鱼存活率32%,大大高于科威特10%的水平。对仔鱼开口饵料和幼鱼饵料进行了多次试验,摸清了在气温摄氏20-24度时银鲳孵出后60-66小时开始摄食,能摄食轮虫,但银鲳仔鱼摄食内源性营养过渡到完全摄食外源性营养的时间较长,有10天以上,这项研究为今后人工养殖银鲳摸清了一些技术规律。
项目实施半年时间中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是在海上度过,经历了雷雨风暴和水急浪高等险情,项目组各单位同心协力,舟山市水产研究所提供了渔船等设备,党政领导和科研人员一起出海,这些都是项目顺利完成预定海上研究目标的保障。项目组将继续深入研究,全面完成项目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