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下午,本报记者来到锡山区东港镇东升村老四房庄组,这里距长泾栋梁养猪场不到200米。“一刮西风,臭味很大。”74岁陆德泉反映,猪粪污染了门前小河,夏天苍蝇、蚊子特别多,平时白天门窗都不敢开。村民郭玉琴也扯开嗓门嚷:“臭味熏得人不想吃饭,亲戚都不敢来,全家就像睡在猪坑旁。”(人民网)
臭气熏天、河沟污染,这样的生活环境着实令人堪忧。对于群众的不满和诉求,为什么当地一直置若罔闻?一个大规模的养猪场到底创造了多少“收益”,才能让本应作为监管者的部门变身成了“保护伞”?监管部门为何会与被监督者“臭味相投”?是GDP数字的驱使,还是有人暗中交易?这些问题不容回避。
面对越来越严苛的环保标准,一座未经环评的“生态猪场”能够“绝境逢生”?在我们看来,能,但是必须要经过环评、达到环保要求。然而事实上,这些在环评标准出台之前即开办的养猪场,很难通过环评标准,那么是不是只有“死路一条”呢?非也。既然环评无法达标,那就干脆不做环评,不补环评手续。如此一来,“拦路虎”就成了“纸老虎”,监管也就是成了一纸空文。不得不说,这种“另辟蹊径”的做法真是“高明”!既保住了能创收的规模养殖,又堵住了悠悠众口。然而,纸包不住火,更何况,养猪场的臭气和臭水更是难掩难遮,如此“小聪明”逃得过一时,怎么可能逃得过一世?
面对村民与猪场日益升级的矛盾,当地虽然“很重视”,却始终没有拿出治本之策,屡次下达的“停业整顿”好像只是为了堵住村民的诉求,猪场依然我行我素。这样的作风、这样的力度,怎么能与监管部门的公权力相称?如果监管部门也与被监管对象“臭味相投”,那么村民何时才有“出头之日”?这样的“中梗阻”不打通,监管们的公信力恐怕也会“臭气熏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