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县南圩镇光明村牧料资源丰富,甘蔗叶、木薯淀粉渣以及其他农作物秸秆,均是圈养山羊的好饲料。村民陈玉梅从2004年开始圈养山羊,现在已存栏山羊达130多只。仅去年就出栏阉羊30多只、种母羊40多只,收入3万多元,卖羊粪收入2万元,成了圈养山羊的示范户。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底,隆安全县圈养山羊的农户达383户,山羊存栏达2万多只,圈养山羊规模走在全区同行的前列。
农区规模舍饲圈养山羊,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护生态的“短平快”项目。2004年,该县进行大力推广实施,经过几年来的示范带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种公羊、母羊紧缺,资金筹措困难,加之饲养户对科学圈养山羊的知识掌握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县山羊圈养的快速发展。
在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隆安县领导深刻地认识到,要大力发展山羊圈养,帮助农民致富,就必须着力破解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影响山羊圈养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该县因地制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从3月10日起,全县118个行政村每村均配备一名以上的科技特派员或专职的畜牧技术员进驻蹲点,指导村民种牧草、建羊舍,传授羊痘、口蹄疫的免疫及驱虫、消毒等常识;县里从水产畜牧局等有关单位抽调15人组成采购组分赴各地,抓紧联系种羊;协调农信部门解决饲养户贷款难题。
由于难题得到实质性破解,群众圈养山羊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今年,自治区水产畜牧局下达给该县圈养山羊的任务为400户,目前已落实了500多户。南圩镇光明村饲养户陆瑞荣正为寻找不到种羊而犯愁,当他得知采购组已外出联系种羊的消息后,马上动手兴建新羊舍。目前,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陆瑞荣新建的4间约80平方米的标准羊舍已全面完工,他打算增加种羊30只左右,力争年底山羊存栏达100只以上。(陆明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