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产畜牧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消费品质量要求,尤其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日期的日益临近,国内市场融入国际市场,要求我国水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如何提高我国渔业行业管理水平,提高水产品质量,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督,确保食用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此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我国水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水产品质量标准及安全问题
保证水产品的安全性和高质量,不仅是水产品生产者和加工企业生存的基础,而且,也是水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所制定的标准、规范、规定还不全面、不完善,与国际标准及惯例有一定的距离。二是部分企业不能按标准组织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往往在内销、外销产品上分别执行不同的标准和卫生监管程序,从而造成产品的质量不同。
水产品在食用安全方面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水产品的养殖标准不完善不健全,如对使用鱼药的法规不完善;二是水产品的装运工具、码头、包装物达不到卫生要求;三是水域环境监测力度不够,对水域污染、赤潮和病害疫情上报及防治还不规范;四是产品质量跟踪制度不健全。这些问题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水产品质量管理体制问题
水产品质量问题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水产品质量必须要从原料的生产开始抓起,保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达到质量要求,从而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即建立一个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我国的水产品要想真正打入国际市场,必须要进一步提高质量,特别是要确保质量的稳定,这就要求不仅从产品的最终检验把关,而要将水产品的质量保证贯穿整个生产过程,从生产的每个环节抓起,将各种可能导致最终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因素消除有萌芽状态。
由于水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牵涉到多个部门,既有国家渔业主管部门,也有商检、卫生、质检等专业技术监督部门,他们各自管理的重点又不相同,商检部门的质量监管仅局限于出口企业的加工环节,不能涵盖水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因此,如果我国的水产品出口欧盟,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因为欧盟对水产品的质量要求,是从原料的生产过程开始直到加工的各个环节要全部符合质量标准,才能有效保证水产品的质量。欧盟曾在1997年禁止从我国进口双壳贝类产品,并对进口的其它水产品采取更加苛刻的限制条款,实行批检措施,并要求对我国出口地区的水产品的生产环境、加工质量进行全面的考察等等,当时对我国水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直接影响了我国对欧盟水产品贸易。欧盟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的重要地区,在我国水产品贸易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建议及措施
为了不断提高我国水产品的质量,针对存在的问题,当前亟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理顺水产品行政管理职能
为能全面提高我国的水产品质量,有必要根据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对水产品质量的要求,确立国家渔业主管部门在水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彻底结束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状况,建立起从养殖环境监测、产品生产、运输到加工、销售一套合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积系。建立重大病害的监测和防治体系。
2、尽快制定我国水产品质量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应依据国际惯例和欧盟及其它国家的做法,我国应尽快制定出《水产品质量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水产品质量的管理法规和操作规范,以及一系列水产品质量的标准。不断规范水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行为,全面提高水产品的质量。
3、积极推行HACCP制度,尽快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欧盟等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以HACCP原则为基础的水产品质量管理强制性法规;HACCP原则也正被FAO、WHO等国际组织、机构大力宣传、推行。因此在我国推行以HACCP为基础的水产品质量管理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虽然已经着手开展有关工作,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国际上有关HACCP的技术研讨活动、同FAO合作在中国举办HACCP培训班、在一些基础较好的水产品加工企业进行HACCP试点。但是进展比较慢,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与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占世界第一位的情况极不相称。因此,为了全面提高我国水产品的质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行HACCP制度,尽快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4、加强养殖生产的用药管理及监测工作,确保产品安全
首先要理顺鱼药的管理职能,由渔业主管部门行使鱼药的管理职能,这样有利于根据渔业生产的特点进行药物的研制、使用、管理和药物残留检测;其次,要尽快制定水产养殖生产用药管理办法和用药标准、使用期限;第三,要建立和完善检测机构,经常开展产品药物残留的监测,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
5、大力推广集约化、工厂化健康养鱼,突破水产品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一批关键技术。我国正处在一个以符合国际健康标准为目标的,更新加工和冷冻设施的阶段,然而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原因这种现代化加工还有待时日。我国大约有5000家水产加工厂,其中1840家允许出口,我们必须以出口企业为龙头,实施渔业经济国际化战略和产品名牌战略,加快提高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工艺水平。
6、加强渔业资源管理,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沿海渔业资源的管理,要严格限制渔船增长,使近海捕捞努力量降低到可维持其最佳渔业资源的良好水平,争取通过10-20年的努力,沿海渔业资源得到初步的改善,维护资源与环境的良好状态。2010年以后使中国近海渔场某些传统经济种类有所恢复,资源数量明显增加,资源质量提高;本世纪中叶争取使大多数传统经济种类的资源得到明显恢复,达到持续利用,最终实现近海渔场农牧化。
大力调整捕捞结构,重新核定并压缩海洋渔船数量和马力指标,严格控制更新、改造、新建船舶。做出近十年内海洋部分渔船停产、转业的规划和实施步骤。
要继续严格实行渔业许可证,伏季休鱼和禁渔区、禁渔期制度,切实保护产卵亲体和幼体,制止酷渔滥捕。严厉打击电、毒、炸鱼违法行为,坚决取缔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渔具、渔法。加大清理“三无”渔船的力度,严格限制非渔业生产者从事渔业捕捞生产活动
在防治渔业水域污染、保持渔业生态环境方面,加大对防治污染渔业环境的法规宣传教育力度,作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努力提高国民环保意识,共同携手保护渔业生态环境。
要大力扶持在监督管理机构内设置的渔业水域环境监测机构,明确其应有的法律地位,培训监测人员,监测反馈其所辖区内渔业水域环境的变化情况。渔政部门未来将加强和司法机关、环境保护部门的合作、协调,共同依法维护渔业生态环境,杜绝各自为政、相互推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