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产畜牧局渔业生产管理处 李昭信
摘要:本文就我国加入WTO对渔业发展的机遇、挑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广西区渔业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谈判官龙永图7月3日表示,有关中国入世的所有重大问题都已经解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大局已定。有识之士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其意义丝毫不亚于第一次改革开放。客观地讲,加入世贸组织机遇和挑战同在。对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而言,加入这一组织,将本国的经济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之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全面的影响。我区是沿边、沿海和西部开发地区,认真地分析研究加入WTO对我区渔业经济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利弊得失,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把握机遇,规避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加入世贸组织渔业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承担的主要义务
世贸组织是世界上唯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其核心是WTO协议,其实质是通过成员国之间的谈判,使得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在不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尽可能自由流动。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将获得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所应享有的一切平等权利,如135个成员国所提供的多边、稳定、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我国水产品的出口将免受其他成员国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方面的种种歧视;并可利用其普遍被认为较为公正的争端解决机制妥善处理其可能出现的有关贸易冲突问题;还有,我国将能够直接参与制订国际水产贸易新规则,在国际谈判中维护我国的渔业利益等等。
从近期渔业谈判来看,渔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产品关税减让。据悉,我国加入WTO关税谈判对水产品关税减让目标,可能到2004年止,水产品进口平均关税减为10~12%。另外,从渔业行业发展来看,如果不存在例外,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领域所作出的一般性承诺将适用于渔业。这些影响渔业发展的承诺可能来自于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引进规模的扩大。比如我国承诺在加入WTO三年后放开外贸经营权。这些将会扩大中国水产品市场贸易。
二、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从长远看,加入WTO将促进我国渔业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刺激国内渔业在制度上、组织上、技术上进一步创新,有利于加快实现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依法治渔、科技兴渔、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为我国渔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深化我国渔业经济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一套富有效率的竞争机制和宏观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实践证明,市场化改革是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市场化改革的最大贡献在于安排了一个能够激励行业发展的良好机制。但是,渔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原有制度改革的效率和效益潜力基本上已经得到充分释放。面对新的渔业形势,如水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渔业资源衰退的加剧等,从短缺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一套渔业经济管理体制存在着经验上的不足和体制上的低效率,企业竞争行为也因某些制度不规范,对于进一步发挥各方积极性显然起不到明显的刺激作用,必须寻求新的制度创新。但进一步的改革可能会受到相关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而加入WTO后,我国将遵守承诺,严格按照WTO规则办事,这一方面有助于依法治渔、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同时可以引进国际上通行的先进管理体制和方法;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或转移国内特殊利益团体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国家集体利益之上所产生的延误和阻挠,从而加快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
2、有利于提高我国水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行业素质
加入WTO以后,我国渔业经济将融入世界渔业经济的大格局,市场竞争由国内的无序而低水平的竞争变为国际性的高层次、规范化的竞争。由于有WTO协议的规范、约束以及市场经济规律的互动作用,在很大意义上讲,市场竞争归根到底就是行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运行机制效率高低的竞争。只有优化管理机制、采用高新生产技术,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根据我国加入WTO所作的承诺,我国将逐步扩大对外商投资的开放程度。最近,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商投资的新政策,水产品的贮藏、保鲜、干燥、加工新技术、新设备,属于鼓励类。国家对已设立的属《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和限制乙类的企业、外商投资研究开发中心、先进技术型和产品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我国政府都给予进口设备免税的优惠。这些政策将有利于外商与中方合资办水产品加工企业,从而引进国际先进的加工技术,提高我国水产品加工业水平。此外,开放水产品市场必然会加剧国内水产品市场的竞争。国内水产品加工企业多数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不高,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要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想方设法增强企业竞争力,这显然有利于渔业科技进步和产业素质的提高。
3、有利于扩大水产品的出口和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是渔业大国,2000年全国渔业总产量4270万吨,约占世界水产品总量的33%。其中,养殖产量2500多万吨,约占世界水产养殖总量的61%,捕捞产量1770多万吨,约占世界水产品捕捞总量的20%。虽然水产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巨大的。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些国家对我国设置的贸易障碍将会自动取消。某些国家对我国水产品出口的歧视行为也会终止。因此,我国水产品的出口渠道变得畅通无阻,劳动力成本低、群体生产力强的优势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将得到应有的位置,有利于扩大水产品出口贸易,扩大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大大增加水产品出口创汇能力和经济效益。由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提出了以养殖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淡水养殖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单产和总产都很高,而多年来淡水水产品的出口量却不大,而且主要出口地仅在香港和东南亚地区。加入WTO后我国将有可能突破淡水水产品的出口,缓解国内市场饱和的压力,对淡水养殖产生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受国际水产品市场影响及我国水产品出口创汇的需要,我国的渔业产业结构将在国际渔业市场经济规律互动作用下,加快调整和优化进程,适应国际市场消费的养殖水产品种类和附加值高的水产加工将得到优先发展。
4、有利于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保护
我国近海捕捞业多年来一直处于过度发展的状态,国家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对捕捞强度进行控制和压缩,但是效果不甚明显,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已经成为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性原因就是海水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加入WTO后,国外海洋水产品对我国的出口将会增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市场对海产品的自给需求,从而缓解对近海渔业资源的巨大压力,为近海渔业资源的休养生息创造机会。
5、有利于水产优势产业的技术和劳务输出
我国的水产养殖开发技术,虽然不一定是世界最先进的,但与众多国家相比却是先进的,同时还有技术成本低,特别适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特点。因此,加入WTO后,我国剩余的渔业生产力将可以在发展中国家找到发展的空间。如我区的大水面移植开发、虾贝类的养殖开发、珍珠产业化开发等等,都具备向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优势,把握好机遇,将来便是“不可同日而语”。
二、加入世贸组织我国渔业面临的挑战
客观地讲,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渔业经济的长远利益是难得的机遇,但在短期内也将面临一定的挑战。归纳起来主要有:
1、加入WTO对现行的渔业经济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
我国现行的渔业经济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立,并经过一定时期的运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维和运作习惯,尽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水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又走在农产品的前列,渔业经济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方法有所改革和转变,但仍然有许多滞后于生产力发展的地方。一是当前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管理与水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行政管理环节严重分割,地方割据犹为严重,产、加、销的分离增加了对外贸易的成本,降低了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和我国整体渔业经济的自我保护能力。我区水产品出口长期落后于全国沿海各省,近年的出口额还连年下降,这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二是渔业资源的共有性与渔业执法分级管理的矛盾尖锐,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中央统一管理过于薄弱,导致渔业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水产品尤其是捕捞产品供求关系扭曲,个大优质的越来越少,低值小杂渔的比例越来越大,一些品种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而资源量越来越少;三是政府服务功能发挥不力,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水产业主犹其是广大小生产业主与开放的大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中介组织联系,分散的生产和低层次的管理水平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竞争中必然处在不利的位置。如我区整个水产行业,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面对市场的产业协会,同行业主之间各自为政,自造风险,在无序的市场竞争中无可奈何,产业的发展经常是大起大落,如罗氏沼虾苗的生产、月鳢的开发生产、巴菲蛤的开发利用等等。投资者在做计划时好象利润回报率很高,但谁也不敢保证投资是否成功。加入WTO后,处在产业化、组织化程度都较低的水产业,在短期内将处于较为被动的境地。
2、加入WTO对我国水产品质量的现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除了价格因素外,质量是关键的因素,我国当前水产品竞争的优势在价格上。近年来,由于养殖水域污染日趋严重,有些地区还存在不顾环境容量盲目扩大养殖规模,自造污染,导致养殖病害频繁发生;另外,我国水生动物的检疫、渔用药物和饲料生产与销价的质量管理还比较落后,直接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而在当前国际水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又往往凭借其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的优势,以保护环境等名义,通过国内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水产品进口。如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规定,所有在美国销售的鱼类产品,必须来自经美方证明未受污染的水域。WTO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等也成为实施严格的产品技术质量标准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水产品出口中曾受到过此类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例如,1997年欧盟卫生当局因我国扇贝卫生检疫问题,从当年7月起禁止进口我国养殖扇贝,此事直到2000年欧盟派人来我国专门调查,证明安全后才得以解决。还有我国鰻鱼的恶喹酸事件也同样遭到日本进口商的拒绝。最近,韩国对从我国进口的水产品也提出质量质疑。据其检验机构申明,到1999年7月,由仁川进口的水产品中,有818吨被判为不合格,其中来自中国的产品427吨。尽管这些责难有其技术贸易壁垒的一面,但从客观上也反映了我国水产品质量在国际竞争中仍处于劣势。目前。HACCP规范在欧美发达国家已被广泛采用,并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推荐,它的实用性已日益引起全球食品生产产业界的重视和公认。我国水产品要提高国际竞争力,首先要全面推行HACCP制度,建立一个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从原料生产开始,保证生产过程各个环节达到质量要求,从而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但是,目前我国水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尚处于建设之中,在渔业技术质量标准中,与水产品质量相关的标准还较少,不能满足渔业发展和国内外贸易的需求。据了解,我区目前只有一家水产品出口企业实施了HACCP管理制度,可见解决入世后参与国际市场的质量认证问题,任务非常艰巨。
3、短期内我国一些名特优品种的国内养殖有遭受冲击的可能
我国国内生产的大宗水产品受国家进口贸易高额关税的保护,如对虾的进口,优惠关税率是30%,而非优惠关税率为70%(1998年税率)。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的下调,国内水产品市场有被发展中国家同类产品冲击的可能,其中,最为可能的就是东南亚的甲鱼、对虾以及韩国的鱿鱼等。就当前情况看,东南亚的甲鱼养殖成本只有40元/kg,而国内养殖成本约为60元/kg,我区的甲鱼养殖成本也不相上下。2000年上半年,东南亚大量走私甲鱼进入我国市场,严重冲击了我国甲鱼养殖生产者的利益,以至于500家甲鱼养殖业主联名写信给国务院,要求制止甲鱼非法进口,最后以政府干预而结束。但随着关税的降低,将有利于国外甲鱼正常进入我国,从而对国内同类产品造成冲击;同理,入世后对虾的进口关税大幅降低,将刺激对虾的进口,但可喜的是目前我区海水养殖方兴未艾,对虾养殖技术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实力不断增强,已具备承受冲击的抗衡能力;此外,由于进口的冲击`,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的渔区劳动力就业以及渔民收入同样会受到影响。
4、我国渔船渔机行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有被挤占的可能
目前我国有大小渔船约99万艘,渔船修造企业1047家,造船能力达数万吨,渔机、渔网产品达300多种,是世界上的渔船、渔机数量大国,但绝对不是渔船、渔机的强国。加入WTO后,我国渔船、渔机工业将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虽然我们的渔船、渔机工业有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但其管理水平和产品技术含量较低,随着国内海洋捕捞方式变化和对渔获物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渔船的技术含量水平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外的高性能产品将可能填补空白,从而挤占我国渔机的国内市场份额,渔船、渔机行业面临淘汰过剩的低水平生产力和更新改造升级的压力。我区的渔船渔机制造业,本来就落后于全国的水平,加入WTO后,自我发展难度更大,除非政府克意支持。
5、对远洋渔业会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远洋渔业起步较晚,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共派出远洋渔业船1200多艘,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公海及34个国家和地区,产量约100万吨,总产值6亿多美元,为我国在国际渔业资源中的竞争地位、减轻近海渔业资源的压力、丰富国内水产品市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八五”、“九五”期间,国家对远洋渔业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允许远洋渔业企业将运回国内的远洋自捕水产品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农业特产税。这一政策将延续到“十五”期未。中国加入WTO后,免征关税的优惠政策将大打折扣,远洋企业的效益也会受到影响。另外,我国如果再继续给予远洋渔业这样的优惠政策,是否有悖于世贸组织的国民待遇原则还需要研究。在沿海省区中,我区远洋渔业比较落后,几乎没有“远洋渔业”可言。因此加入WTO后,对“远洋渔业”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发展的起点更高,没有优惠政策和风险投资的扶持,发展远洋渔业的难度更大。
三、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如何应对
加入WTO,机遇与挑战同在。我们要从思想认识上有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 、危机感和紧迫感,主动研究对策,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力争我区渔业经济在挑战中生存、在机遇中发展壮大。现在摆在我们面前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要认真做好。一是要研究好、研究透WTO规则,充分利用其对我有利的规则,为我区渔业经济发展战略服务;二是从自身素质提高下功夫,从根本上提高我区水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应措施有:
1、 1、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渔业管理体制改革,以新的《渔业法为依据,强化水产行业的规范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国际渔业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国渔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新《渔业法》适应时代要求,注重渔业的科学管理,体现了渔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善了渔业管理制度,适应渔业资源生态环境的变化;规范了行政主体行为,适应渔业管理的依法行政需要;完善了法律责任规定,适应市场经济下依法治渔需要;扩大和调整了适应范围,体现与国际新海洋制度接轨。充分体现了“依法治国”、“依法治渔”思想,与现代渔业管理要求全面接轨。这是我国渔业朝着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加入WTO后保护我国渔业经济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因此,认真贯彻执行新《渔业法》,把法律条文变为具体行动,有利于提高我国渔业整体素质,有利于面对加入WTO的挑战。
2、 2、努力实现市场机制与渔业宏观管理的有机结合
如何处理市场经济与渔业管理调控问题,是现阶段政府渔业管理职能部门能否在渔业机构改革中保持水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问题,也是应对加入WTO渔业经济适应新挑战的重要措施。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在市场经济中起哪些作用?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励以宁教授提出的“两次调节”理论。历教授认为,市场调节是第一次调节,政府调节是第二次调节。市场调节是通过市场内部机制发挥作用,是市场本身的自我平衡力量。由于市场供求处处存在,市场调节就时时刻刻发挥作用。当市场出现问题时,或市场调节力所不及时,就需要政府进行第二次调节。对渔业经济来说,道理是一样的。属于市场机制调节能解决的问题,由市场来调节,市场调节做不到或做不了的事情,由政府渔业主管部门来做。就目前我区实际情况,水域渔业资源、捕捞总量、捕捞准入、养殖容量规模、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等公共领域的管理和调控,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发挥主要作用,采取的计划性手段多一些,公益性的水产原良种体系、水产标准化及监控体系、水产病害防治体系、水产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体系、水产市场体系和渔港、避风坞防灾减灾体系等体系建设等等仍需政府大力支持,这也是WTO允许的有关农产品“绿箱”措施的范畴。
3、想方设法提高行业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努力实现行业与市场的平衡发展
我区的渔业生产以分散型和小规模生产为主,如今没有任何组织作为生产业主之间连接的扭带,政府与业主之间也存在严重的隔离。生产的自由化和无序的市场竞争现象表现得非常突出。业主生产效益的稳定性差,投资风险性大。加入WTO后,千家万户、各自为阵的小业主,面对与世界融为一体的大市场,就如小舢舨与航空母舰的抗衡,谁吃亏自然明白。在我国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产业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只有想方设法提高渔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才能提高业主的抗市场风险能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会得到加强。根据我区现阶段渔业发展水平,应首先扶持渔业龙头企业(域龙头业主),并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成立区域性基层行业产业协会,待条件成熟时成立高层次的产业联合会,从而逐步扩大协会组织和影响,最终实现产业与市场的平稳发展,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做好幕后的协调和扶持。
4、扬长避短,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规模生产。
我区渔业生态环境优良,养殖资源非常丰富,养殖基础良好,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养殖业的规模化生产、绿色产品的生产是我区渔业经济的一大优势。如文蛤、近江牡蛎、银鱼、对虾、罗非鱼、珍珠等,是我区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大综产品,围绕这些产品的生产和开发,提高产品的质量、总量规模,扶持加工、理顺流通,在我区渔业经济融入世界渔业经济之时也能保持可持续发展。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张先生认为:根据目前我国水产业的产业结构、出口结构和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分布,扩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是我国加入WTO后相当长一个阶段的主要趋势。我区提倡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规模化水产品,符合我国加入WTO的战略利益。
5、推进科教兴渔的改革创新,促进渔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渔业第一产量大国,但并不是渔业最发达的国家。产业素质高才是渔业发达的标志。在市场竞争中,产业素质越高越有优势。面对加入WTO的挑战,一个重要的应对措施就是要努力提高渔业生产力水平,从而提高水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渔业生产力水平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根据目前我区的实际,本人认为,提高我区渔业生产力水平的思路是:一是要推进渔业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转变为生产力的效率(我区渔业科教体制是比较健全的,但效率不高。因为客观上是人、财、物分散,主观上各单位不得不各自为政,每个单位都要为生存而奋斗,各个公益性事业单位,在这样的处境下,不但难以形成合力,自身应有的职能作用也难以发挥);二是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渔业经济的调查和科学研究,形成对渔业经济发展的理论支持和科学决策以及重要的技术支撑;三是要强化技术的快速转化和技术的市场化,主要是应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关键技术的有偿转让。
6、加强水产品生产的质量体系建设,促进质量管理与国际贸易要求接轨。
根据我区外贸权威人士的反映,广西水产品出口额在90年代初是3000多万美元,从那时开始,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逐年减少,去年降到只有256万美元。这与生产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反差,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欧美等国家日益严格的进口水产品的技术壁垒阻碍。美国FDA于1995年12月8日颁布了“加工和进口水产品安全卫生程序”规定自1997年12月8日起,凡进入美国的水产品,其生产加工企业都必须执行HACCP的规范管理,并经美国官方机构注册。欧盟对水产品进口要求更加严格,规定对进口水产品和动物制品的加工生产企业,必须获得欧盟注册备案。根据欧盟97/2681/CE号决议,欧盟成员国禁止从中国进口新鲜鱼制品;对来自中国的冷冻或加工鱼制品,在进口口岸实施批批检验。我区北海有116家水产加工企业,只有德萨斯冷冻场一家企业获得了美国FDA的HACCP体系认证;没有一家企业获得欧盟注册备案。由此可见我区水产品出口矮缩的原因。同时更说明建设水产生产质量管理和检测体系的重要性。为此,我认为,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有必要尽快立项建设广西水产品检测中心、渔业环境检测(网、站)、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网)等。逐步完善水产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水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应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帮助生产、加工企业通过HACCP体系认证、IS09000体系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这三项认证是生产企业质量控制水平的标志,也是进入欧美市场的通行证。
7、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国内市场、拓宽渔业经济的发展道路,化解加入WTO的挑战。
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相一致,我区渔业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中,取得持续快速的发展。2000年水产品的总产量达到了239.86万吨,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9kg,大综水产品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过乘。但这种过乘仅仅是一种低水平的相对过乘,即以总量的供需矛盾相伴随,水产品供求关系上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和地域性矛盾——大路货多、优质产品少;原始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沿海和几个内陆城市多、西部地区和乡镇农村少。毗邻的云南、贵州省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也远远少于我区。进一步的研究不难发现,结构性矛盾是问题所在,各类水产品总量和消费地域的不平衡恰恰是渔业生产结构的不合理所致。改变这种状况,化解加入WTO的挑战,首先要在政府宏观管理的调控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是加大二、三产业的开发力度,扶持加工流通业的发展;二是加大名优品种的示范推广力度,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消费群体的需要;三是扶持我区西部地区发展渔业生产;四是开拓我国西部省区和其他水产品结构性不足地区的市场,利用优势互补,扩大水产品的流通。
8、充分利用“绿箱”和“黄箱”政策,逐步完善渔业基本建设。
WTO有《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这个协议规定了不必承担削减义务的补贴,它适用的条件为:进行农业病虫害研究、特定产品的检验、分销经营和促销经营等活动的政府开支。对于直接影响贸易和价格的补贴和优惠要逐步取消,但这些资金可用于加强对渔业资源的调查、渔业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这是所谓的“绿箱政策”;所谓“黄箱政策”是指国内的价格支持。协议为各国政府向国内的生产者提供的国内支持总量的最上限。总量支持是在逐个产品的基础上计算,由于削减义务是对总量而实施,因此,这给渔业主管部门有灵活掌握补贴的可能,可对水产品加工和出口业予以较大的扶持。研究和利用好这些政策,有利于加入WTO后进一步搞好行业的素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