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 (记者朱必义报道) 从马会珍家气派的牛舍,我们看到了昌吉市三工镇奶牛业发展的轨迹。
马会珍家的第一头黑白花奶牛是1984年买回来的。之所以养奶牛,还得从一场大火说起。
1984年夏天,马会珍所在的常胜村莫名其妙起了一场大火,3家农民堆放在麦场上的麦捆烧了个一干二净,其中就有马会珍家的20亩小麦。
眼睁睁看着一年的收成化为灰烬,马会珍和丈夫心情坏到了极点。尽管村民们给他家捐了160公斤小麦,可是一家五口,靠那点小麦怎么生活呢?于是两口子一商量,从农村信用社贷了1000元,把奶牛买回来了。
当时农民地里的玉米秸秆基本上没加以利用,谁要谁拿走,只要把地给腾出来就行了。马会珍和丈夫从别人家地里拉回玉米秸秆,然后用铡刀切碎喂牛。那头从伊犁买回来的奶牛也挺争气,每天能挤20多公斤奶呢!
“每天早晨,天刚麻麻亮,老头子(丈夫)就骑上自行车到城里卖奶子。”马会珍沉浸在对当年情景的回忆中。
第二年,马会珍和丈夫把信用社的贷款还了,然后重新又贷了1000元,买回了第二头奶牛。
也许是命运要对马会珍养奶牛的决心进行考验,买回的第二头奶牛居然是头病牛!光是给这头牛治病前后就花了好几百元,最后还是不得不处理掉。连续遭受两次打击,马会珍几乎绝望了。在以后的整整三年里,马会珍一家究竟度过了怎样一段艰苦岁月,至今她仍然不愿意提起。
“我娘家在米泉,那三年我连一件新衣服都买不起,哪有脸回去!”马会珍说:“多少次我给家里写信,写着写着,眼泪就淌下来了。可是写好的信一封都没寄出去———实在不想让家里人替我操心啊!”
可是日子再难也得坚持,“总不能把娃娃一把塞河里吧!”生性要强的马会珍说。她和丈夫抱定一个信念: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要咬紧牙关,最终在哪里跌倒就能从哪里爬起来。
还真让马会珍说对了。20多年后的今天,记者在马会珍家看到,她家的黑白花奶牛已经增加到17头(前两年达到28头),每天销售200公斤左右鲜奶,每公斤售价2.4元。也就是说,她家每天卖牛奶所得达到400多元。
挤奶器早在2003年就用上了。过去10多头奶牛连挤奶带喂草料,每次得花费至少两个小时,现在一小时就足够了。
卖牛奶也方便了。全镇黑白花奶牛达到5500多头,大大小小的收奶站总共有9家,每天收奶车直接开到养牛户家门口。奶款一个月一结,养牛户只管把牛养好就行了。
种植业结构也调整过来了。马会珍家种了30亩地,其中25亩种玉米,5亩种小麦。玉米和小麦的秸秆统统用来加工黄贮饲料。
牛舍旁边还散养了一些农家土鸡,另外还养了一大群鸽子。记者还没走近牛舍,鸽子就呼喇喇飞起来了。给人的感觉,这些长着翅膀的小精灵才是牛舍的主角,闷着头不吭声的奶牛倒成了配角。
好日子从马会珍家的住宅就能看出来。房子220平方米,客厅地上铺着地毯,天花板装了吊灯,和城里人家的装修没啥两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