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牛人工授精每产一头杂交牛补助品改员25元,补助农户15元。”记者5月9日从在柳城县召开的全市牛品种改良工作会了解到,柳州市今年推出这样的“牛”政策,扶持牛品种改良。
柳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梁明说,除此,对完成牛杂交配种数和冻配站(点)建设任务和牛品种改良示范点建设1至2个,以及黄牛人工配种受胎率达64%、水牛达44%、杂交牛犊成活率90%以上的县(区),柳州市还将用各县(区)上缴的牛冻精液氮费的80%给予奖励。
据了解,柳州市今年将重点推广适合柳州市牛品改模式和养牛育肥模式,抓好牛品改示范村、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户)示范建设,在示范区(户)推行种草养畜、育肥牛成套技术应用,加强技术培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商品牛养殖效益。并采取措施系统地解决农民粗放经营、科学饲养水平低、品改技术参差不齐、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比比谁的牛更“牛”——全市牛品种改良成果展示会见闻
毛发黑亮、牛角弯曲、体形高大……5月9日上午,在柳城县召开的全市牛品种改良成果展示会上,60多头品种改良过的牛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我这头7月龄的‘摩拉杂’,比本地牛8月龄体重几乎重一倍!”柳城县沙埔镇善济村的村民林玉青摸着自己的牛宝贝自豪地说,“这些‘品改’过的牛,本地牛根本没法比,本地牛要干一个小时的活,它最多半个钟头搞定。”“不仅干活得力,价值也大,一头18月龄的‘尼里杂’,可卖到5800多元。而本地的同龄水牛才能卖2000多元。”
市畜牧站站长谭义忠说,这些“尼里杂”“摩拉杂”,是技术人员利用世界上优良水牛品种尼里、拉菲或摩拉等公水牛的冻精,与本地母水牛进行人工杂交改良的结果。这些杂交牛都具有适应性强、个大力猛、生长迅速、产肉产乳性能高、市场竞争力强等优势。目前,全市这样经过品种改良的牛已有4万多头。牛品改项目是短、平、快项目,对促进柳州市农民快速脱贫致富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有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