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来自科研单位、各地奶协、乳品加工企业的50多位专家参加了在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举办的现代奶业发展高层论坛。围绕奶牛养殖业是整个奶业的根基这一话题,专家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奶农卖奶难的问题,从长远看则需要花大力气提高奶牛养殖水平。
北京奶协秘书长经宝临认为,中国目前有1400多万头奶牛,但平均年产奶不足5吨/头,奶牛养殖必须从数量发展型转为质量发展型,依靠科技、良种、先进的饲养技术来改变原始的、粗放的奶牛养殖现状,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发展现代奶牛养殖业。
国家奶牛技术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建议,国家应加大对奶牛养殖业的扶持,继续实施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扶持奶农改造饲养圈舍,提升科技含量,改善养殖环境。
目前来自散养的农户的奶源占到我国奶源的60%以上,平均每户饲养奶牛的数量为5头,这对奶牛饲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制约。从事奶牛养殖几十年的专家李大辉很头痛难找接班人,很多大学动物营养、兽医专业的毕业生都转行搞销售了,因为他们在目前的产业环境中难有用武之地。他认为,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散户奶农向合作社过渡,有规模才能请技术员,请营养师,才能加快普及先进的饲养技术。他同时建议,国家要设立对奶农培训的专项补贴资金。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曝光一月有余,奶业内部人士在应对这场空前危机的同时,也在进行深刻的反思。尽管形势严峻,但与会专家认为多年来国人已形成的喝奶习惯不会毁于一旦,从积极的意义来看,这次事件将加速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的步伐,过去大概需要10年左右时间完成的过程,现在大概需要2-3年时间就可完成。在此次论坛上,来自西南地区的奶牛养殖大市———四川眉山市政府与高产奶牛品种引进、繁育的加拿大爱德现代牛业发展集团签订了共建年存栏5万头的优质高产奶牛繁育基地合作协议,这成为与会专家对奶业未来乐观判断的一个佐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