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扁担沟镇黄沙窝奶牛养殖合作社,紧紧围绕为社员提供优质实用服务这个中心,积极完善服务功能,保障社员利益。
一是加强园区内防疫工作。在畜牧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合作社专门制定了奶牛疫病监测、消毒、防疫等管理制度,每季度一次防疫注射,每月一次例行检查,每星期一次圈棚消毒,发现问题随时出诊,全天候为社员提供服务,做到小病不出圈,大病不出园,既提高了合作社及时处置突发疫病疫情的应变能力,又有效地保护了社员的利益不受损害。
二是搞好产品产销服务,增加社员经济收入。合作社制定了合作社奶产品销售办法及相关制度,并由合作社出面与乳品加工企业签订了产品购销合同,并先后争取企业投资110万元,在养殖园区建设了标准化挤奶大厅,统一进行挤奶,统一产品销售,统一为社员结算奶款。实行集中机械挤奶后,鲜奶品质有了大幅度提高,每公斤鲜奶的销售价格也比市场价高出了0.15~0.2元。同时,集中挤奶时合作社利用电脑进行计量,每天的挤奶量都在当天向社员公布,消除了社员心中的疑虑。现代化的挤奶设备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社员王万智家中饲养了21头奶牛,过去一家人忙不过来还要雇人挤奶,而且挤出鲜奶的质量还得不到保证,实行机械化集中挤奶后,不仅不再雇人,而且还可以节省2个劳动力,腾出时间和精力从事其它生产经营。先进设备的运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每年节省劳动力工资10.79万元,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门路。
三是搞好信用贷款服务,促进奶产业规模发展。发展奶牛养殖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很多社员想扩大养殖规模,但是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合作社主动同金融机构协商并达成协议,以合作社的名义为社员担保贷款。几年来,社员通过合作社担保和社员相互间“三户联保”的形式,共向农行及信用社申请到贷款540万元,新增加奶牛1439头,有效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合作社这一举措在农民中引起很大的反响,人们开始议论合作社的好处,开始积极主动地要求加入合作社。
四是完善各项服务,夯实合作社经济基础。合作社在为社员提供各项优质服务的同时,不断探索壮大合作社经济基础的有效途径,在实行“订单生产”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并与乳品企业达成一致,以合作社交售鲜奶总量为单位,每公斤鲜奶由企业另外支付给合作社0.08元的管理费,用于支付合作社的日常管理费用;结余部分作为合作社风险基金滚存积累,主要用于壮大合作社经济基础和社员风险补助,以解除社员的后顾之忧。同时,在不断提升合作社服务层次的基础上,争取实现对社员的“二次返利”,积极探索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有效利益联结机制。
五是实行信息化管理,提高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为提高奶牛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技术,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引进和使用了先进的奶牛智能专家管理系统,对园区内1900多头奶牛实行信息化管理,每头奶牛在每个生产环节中的细微变化每天都有详细记录。通过实时监测和科学管理,园区泌乳牛整体单产从过去的5000公斤,提高达7000公斤,每头奶牛提高经济效益达到850元。结合奶牛专家系统的应用,合作社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奶牛群系谱档案,先后进行了奶牛生产性能(DHI)测定和体形线性评定,组织引进国内外优质奶牛冻精,推广奶牛分阶段和分群饲养技术、优质苜蓿和青贮玉米产业化配送及饲喂技术,建立奶牛疫病监测、程序化免疫体系和技术规程,完善奶牛突发病和主要疾病快速诊疗技术等,为社员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