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牵连”奶牛养殖卷入“风口浪尖”
三鹿奶粉事件后,我市向三鹿售奶的四家奶牛养殖场(区)首当其冲被卷入“风口浪尖”,潍坊三鹿9月11日停收鲜奶,11吨鲜奶自找销路。
9月18日,平阴伊利通知,从9月19日开始停止收购鲜奶,我市有4处奶站,14吨鲜奶销售成难题。
9月19日上午,泰安蒙牛通知我市15处奶站停止运奶,已运到厂的被退回。
而据我市畜牧部门统计,截止三季度,全市奶牛存栏3.61万头,规模奶牛养殖小区(场)54个,奶站45家,日产鲜奶149.1吨。其中,向泰安蒙牛售奶的15家日销售鲜奶42吨,向平阴、苏州伊利售奶的8家日销售鲜奶20吨,向潍坊三鹿售奶的4家、日销售鲜奶11.2吨,向罗庄盛能售奶的17家日销售鲜奶28吨,向泰安亚奥特售奶的1家日销售鲜奶3吨,此外还有一些鲜奶零售场(区)日销售鲜奶在5吨左右。
截至9月19日,蒙牛、伊利、三鹿等乳制品加工企业先后停收,我市每天约有70余吨鲜奶无处销售,造成鲜奶一时销售困难,奶牛养殖业“暴风雨”来袭。
鲜奶“保卫战”最大限度降低奶农损失
问题乳品被曝光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连承敏,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少军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继续加强部门协调,妥善处置新情况,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和市场稳定。我市畜牧部门立即对全市规模奶牛场区及奶站分布、存栏规模、产奶头数、日产奶量和销售去向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蒙牛、伊利等乳品加工企业停收鲜奶后,9月20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少军主持召开市直质监、食品药品、工商、卫生、畜牧、信用社、盛能乳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专题部署我市鲜奶销售及定点收购工作。张少军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全力支持盛能乳业扩大奶源收购和加工规模,将全市12家原供三鹿、伊利的奶牛养殖小区(场)的鲜奶,在检测合格情况下全部由我市最大的乳品加工企业临沂盛能乳业收购,确保在临沂不发生倒奶杀牛现象,坚定奶农养殖信心。
当日下午,市政府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了全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患儿救治、加强鲜奶销售及扩大当地奶制品消费等情况,稳定了社会秩序。
当天晚上,蒙牛通知开始恢复收奶,我市鲜奶销售压力缓解。而“益膳房”在正常收购30吨鲜奶的基础上,当晚扩大收购41吨鲜奶,此后,“益膳房”每天增加25吨左右收购量扩大鲜奶收购,确保奶农的合格鲜奶及时得到生产加工,最大限度保障奶农利益。
9月21日上午,市畜牧局牵头组织召开了由质监、工商等部门参加的盛能乳业产品质量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盛能乳业的“益膳房”液态奶制品经国家质检总局多次检测合格,请市民放心大胆地饮用,通过各种形式对“益膳房”奶制品进行宣传,努力扩大当地鲜奶消费量。
短期阵痛奶牛养殖期待复苏
尽管已将损失降至最低,但对于奶牛养殖户来说,这仍无异于一场“经济危机”。
据北城新区一家奶牛场养殖户刘先生介绍,虽然他并没有出现直接倒奶的问题,但因各种原因退回的部分鲜奶,只好白白浪费掉。他告诉记者,蒙牛、伊利等乳品企业恢复收鲜奶后,在降低收购价格的同时,还提高了收购标准,退奶现象明显增多,自9月下旬至10月上半个月,他就被退回了五次。对于一家奶牛养殖场而言,每月退回两次就基本不挣钱了。他的这一说法,记者从我市畜牧部门的一项统计数据中得到了证实,自9月下旬,几乎每隔一天,全市鲜奶就会发生一次被退奶现象。对此,养殖户们颇有意见:同样的奶,以前就合格,为啥现在就被屡屡退回?
除鲜奶销售的直接损失外,大多数奶农为缓解自身销售压力,不得不人为减少奶牛产奶量,甚至淘汰一部分低产劣质奶牛。刘先生告诉记者,虽然他并没有杀牛,但降低了饲养的标准,每头牛减少喂养的精料数量,以此来降低成本,更为了降低产奶量,避免卖不出去干赔钱的尴尬。据他了解,像他这样做的奶牛养殖场也不在少数。
记者从几位养殖户口中得知,奶牛养殖前几年并不景气,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才刚刚好转,没想到一下子遇到了这样的困难,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降低损失保存“实力”,以图市场转暖后“东山再起”。
出路在何方?健康、优质、高效
奶牛养殖因三鹿奶粉事件而遭受“牵连”,许多奶农损失严重,但业内人士指出,这对于整个奶牛养殖业而言,损失的同时面临着一次转机,从长远看,阵痛之后,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优质、高效发展。
市畜牧局畜牧站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奶业刚刚起步,2007年下半年开始实现盈利。从短期来看,三鹿奶粉事件对养殖户的打击很大,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但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这样的问题早发现是好事,部分不法奶贩掺假,一旦长期持续下去,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据这位负责人分析,问题奶粉事件对奶牛养殖业而言,尽管短期内损失不小,但大多数养殖户都保存了实力。在全国一些地方,曾发生过大规模杀牛倒奶现象,但我市并没有出现。而且他们还对奶牛养殖业仍抱有很大期望和信心,不会因此而退出这个行业。为应对三鹿奶粉事件带来的负面效应,奶牛养殖行业淘汰劣质奶牛,客观上实现了行业内的一次调整和洗牌,尽管方式比较残酷。而政府部门对于生鲜牛奶生产和质量安全专项监测也会进一步加强,相关监管机制会更加完善。此外,为帮助受损失奶农渡过难关,国家还拿出专项资金对困难奶农进行临时补贴,保护和扶持奶牛养殖行业。总的来说,奶牛养殖必将会从阵痛中复苏,并走上一条健康、优质、高效的发展之路。(记者付兆强通讯员陈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