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已受金融危机影响的饲料行业,再陷三聚氰胺“漩涡”。本月初,产自大连的鸡蛋在香港被检出三聚氰胺超标,有专家怀疑是鸡饲料中被加入过量三聚氰胺。随后又有媒体爆料,在动物饲料中加三聚氰胺,已成公开的“行业秘密”。事实是否果真如此?19日,国内饲料“大王”、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断然否定:饲料行业没有所谓的“潜规则”。
有数字显示,1-9月,受市场低迷影响的饲料行业产销量增幅仅为2.26%左右,第三季度更是呈负增长状态。“鸡蛋事件”在港曝光后,大陆出口香港地区的鸡蛋数量更是大幅锐减,并逐渐波及上游饲料产业。对农业大省四川而言,打击无疑是明显的。
农业部本月初曾对2.27万批次饲料样品进行三聚氰胺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合格率为97.61%。
刘汉元解释没有“潜规则”原因时表示,三聚氰胺加入饲料,除了可使饲料粗蛋白虚高外,并没有促进动物生长和提升动物营养价值的作用,也没有任何经济价值。
其实,早在2007年6月美国爆发宠物食品污染事件后,农业部及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即率先在饲料行业中发布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测定标准,最高检出限为2mg/kg,低于今年10月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乳制品三聚氰胺限量标准。因此,饲料行业在三聚氰胺问题上早有防范,并不存在所谓的“潜规则”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