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山西网10月7日电 “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我省奶业生产受到冲击。10月6日,我省财政拿出的2557万元补助资金正式向全省奶牛养殖户下发,该资金将对全省25.57万头产奶牛进行补贴。
据了解,全省享受补贴的产奶牛共25.57万头,补助标准为每头100元。其中,太原20820头,大同42856头,阳泉4181头,长治7948头,晋城1341头,朔州105467头,临汾9084头,运城7043头,吕梁4493头,忻州23537头,晋中28930头。
与此同时,省财政将扩大青贮窖建设的扶持范围,由过去仅对雁门关地区扶持扩大到对全省范围的扶持。据了解,青贮窖是把青饲料埋起来发酵的场所,由于青贮的饲料与空气隔绝,产生有机酸,经久不坏,并可减少养分的损失,以达到改善奶牛饲料、提高鲜奶质量的目的。具体的扶持方式是,全省奶牛青贮窖建设贷款的所有项目,省财政给予贴息扶持,即项目产生的所有贷款利息,均由政府补贴。
省畜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除对产奶牛进行上述补贴外,省财政还将继续对优质后备奶牛和奶牛良种进行补贴。待中央优质后备奶牛补贴资金到位后,省财政将对这些奶牛进行一次性补贴,标准是每年每头奶牛补贴500元,中央补贴60%即300元,省级配套40%即200元。而奶牛良种补贴是指对我省11个市79个县的21万头荷斯坦能繁母牛开展冻精补贴,补贴标准是每头母牛补30元,全部由中央财政出资。(来源:山西商报;记者 刘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