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埠村的第一个“托牛所”。
本报记者 刘豫 陈春栩 文/图
小朋友上托儿所,耕牛也要上“托牛所”。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镇就有这样的“托牛所”。每到傍晚田间劳作结束,村民们就会把自家的耕牛送到集体牛舍,由专人夜间统一看管。直至第二日清晨,各家才又将耕牛牵走。正是这样的“托牛所”管理模式,让石埠村从2007年开始,实现了耕牛零被盗。
耕牛被盗逼出新模式
说起石埠村耕牛管理的“发展史”,石埠派出所管段民警青寿赞深有感触。
2003年青寿赞刚到石埠派出所时,因为附近的交通并不发达,耕牛被盗的案件也是基本为零。所以村民们的防盗意识也很薄弱。耕作归来,村民都是将耕牛随便往树干上一系了事。而且因为卫生等方面的考虑,村民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和耕牛过夜的地方相隔较远。
2005年,村里的交通便利后,疏于防范的村民吃了不少亏,耕牛被盗案件时有发生。村里还有过一个晚上被盗走5头耕牛的惨痛经历。耕牛被盗多了,大家都开始着急。派出所提醒村民们要看管好自家的耕牛,村委也急着召集大家商量对策。最初,众人想出的办法是:把耕牛牵回家里锁上,拴牛绳子上还得再加一把锁。村里还成立过护牛巡逻队。
但这些办法并不是长久之计。一两天时间村民们还熬得住,但时间一长,卫生环境太差、巡防范围太广等问题就出来了,所以最终没有坚持下去。耕牛户还是不断承受损失。
被“逼急”了的村民和民警为此开了很多次会,想了许多个办法。终于有人提出:干脆建个牛舍,把耕牛都集中起来统一看管吧。这个点子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拥护。2007年,石埠村村委建起了第一个牛舍。村民们晚间送耕牛,清早接耕牛。时间长了,大家都笑称那是他们的“托牛所”。
“托牛所”解放养牛户
5月11日,记者在石埠村看到了村里建起的第一个“托牛所”。
石埠村委主任苏瑞生告诉记者,“托牛所”在他们这里的正式名称叫“耕牛公寓”。
记者眼前的“耕牛公寓”并非言过其实。这个用水泥、红砖砌起来的牛舍,面积将近500平方米。牛舍里分割成数十个牛栏,每个牛栏至少能容纳4至5头耕牛。牛舍的入口处建起了两层楼高的“烽火楼”,夜间看守人就住在上面。居高临下,牛舍里发生的任何动静都能一目了然。而楼下的门口则是高大的铁门把守,还真是防得滴水不漏。
记者了解到,这个“精装”的“托牛所”见效之后,村里的其他两个生产队根据这个模式,又建起了两个“简装”的牛舍。苏瑞生将记者又带到了石埠村10队建起的牛舍旁。这个砖砌的牛舍较第一个牛舍的面积小了不少,除了值班室设在一楼牛舍旁,其他设置基本一致。
苏瑞生说,这个牛舍虽然简单,但一样管用。这3个牛舍建起来后,村里各队根据经济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看管方式。经济稍好的生产队,雇来专人看守管理“托牛所”,生产队每个月发给一定的补助。一般的生产队,则安排耕牛户轮流看管值守牛舍。即使没有条件建牛所的生产队,也将牛统一赶到一个场所,轮流值守。
在村中耕牛最多的时期,3个“托牛所”能同时容纳近500头耕牛。而这几年来,盗贼真的再也没“光顾”过他们村。村民们都觉得,他们真正是从耕牛被盗的阴霾中“解放出来了”。
耕牛防盗还有新招
记者了解到,建一个“简装托牛所”的成本并不高,大约是200元/平方米。如果没有条件建设新的牛舍,只需要一个公共场所,例如生产队以前的集体粮仓或是别的设施,都能够对耕牛进行集中管理。
石埠派出所所长蒙旭日总结说,“托牛所”是一个形式,关键是要实现“集中管理,统一看护,轮流值守”的模式。从2007年至今,石埠村耕牛被盗“零发案”,给这种模式开了好头,警方更希望这个模式能推广开来,帮更多养牛户看好耕牛。
除了“托牛所”,石埠村还在尝试其他防盗的点子。
当天参观“托牛所”时,一名村民牵着耕牛路过,耕牛牛角上的红色粉笔字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青寿赞告诉记者,牛角上写着的是耕牛主人的手机号码。这是派出所的一个新想法和尝试。接下来,他们准备在牛角上刻上主人的手机号码,或是在耕牛身上喷漆作为身份标示。万一耕牛被盗,主人报警后,警方在路上拦截到可疑人物时,就能够马上通过牛角上的手机号码,或是牛身上的标示来印证耕牛的身份了。
青寿赞说:“我们建议有关部门能对牛市交易进行管理,比如要求耕牛交易必须有村委证明才能进行。这样就可以防止偷牛贼将耕牛轻易出手。多一层监管,就是多一道防护措施,让盗牛贼再也无从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