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几乎影响全国奶牛业的健康发展,这件大事没有波及到黑龙江省,说明了黑龙江省有关人员,在原料奶的现代化方面坐车了成绩,特在此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祝贺,希望继续努力,保持这个光荣。
我从事奶牛业的工作已有60年以上(1944—现在),在黑龙江省也曾工作20年(1961—1980),比较熟悉奶牛业的生产情况,也深知我国奶牛业现代化事业中,原料奶达到现代化是最难最难的。因此我从20世纪60年代起,不断地提出原料奶达到标准的问题,直到2005年我还在《中国奶牛》杂志上提出(见该年第6期12页)。主要原因是我认为有关人员,对于奶牛业的现代化工作,过于偏重于乳品加工,忽视了牛奶产出后,在牛场内原料奶达到现代化的问题。
我认为原料奶达到现代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牛奶从乳房挤出来以后,在牛场内的初步处理,保存,并运输到加工厂的过程中,完全不与外界接触,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1发展规模化奶牛业,个体户饲养成年母牛数至少在30头以上。
2挤奶工作全部机械化,管道化。牛场内必须有现代化的冷贮罐。
3运输车上也设置有密闭的冷贮罐。
4牛奶从乳房挤出后,经过管道直达冷贮罐内保存,运输车到达时,使用专用管子,与场内的牛奶冷贮罐连接,将牛奶抽送到运输车的冷贮罐内,运到加工厂后,再用专用管子与加工厂牛奶冷贮罐相连接,把车内的牛奶抽送到工厂的贮奶罐内,这样,牛奶不仅可以避免与人接触,还避免了与空气接触,减少污染的机会,原料奶的质量更高。
5教育养奶牛户,牛奶中不能加入任何物质。
6目前,在养奶牛较多的地方,可能设置有挤奶厅,个体养牛者分散饲养,集中机械挤奶的办法,不宜发展,因为很易相互传染疾病。
|